民族舞剧《二十四时舞》
(1)立意
一日,二十四小时。
一年,二十四节气。
“二十四”是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,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。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含义,准确的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。苗族赶秋节就是从二十四节气中来,对应立秋而举行的传统仪式,它是湘西苗族古老、盛大的民俗活动。
全剧用二十四节气作为时间轴线,即表现农耕的时节体系,更包含丰富的民俗事象。映照苗族人民生息繁衍、生活风貌、劳作娱乐等,让观众从每时每节的更替中看到一个个动人瞬间,看见苗族的生活方式、历史记忆、非遗技艺、传承方式。

(2)主要人物
秋公、秋婆:苗族先祖,赶秋仪式上的神祇,为人们带来幸福、吉祥。
老巴代(苗族文化传承者):苗族巴代,苗族文化历史的传承者,最德高望众的尊者。
代苟尼(小男孩):苗族文化的继承者,生命轮回的桥接人,象征着希望与未来。
(3)剧情梗概
火塘边,老巴代给族人哼唱着“古老歌”,歌中讲述着天地日月,万物起源,还有秋公秋婆与苗族祖先们的故事。由于苗族没有文字,苗族古歌的口口相传便是苗族最原始的传承方式。歌谣从冬开始,以秋结束,老巴代用牛角吹出了节气的轮转。冬至、立春、惊蛰、芒种、夏至、大暑、立秋。节气的轮转伴随着对生的喜悦、劳作的意义、爱情的力量、死亡的敬仰。
故事中的苗牛,拼尽全力日复一日的顶着太阳升起;
故事中的阿妈摇晃着背篓中熟睡的孩子,用歌声温暖大地;
故事中的秋公秋婆用爱守护着这片古老神秘的土地……
随着故事的讲述,老巴代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,临终前将象征苗族文化的牛角交给了代苟尼,希望他可以真正深爱并传承苗族的文化,最终在老巴代的葬礼仪式上,代苟尼看到了族人对于死亡的理解,感受到了族人向死而生的强大力量,怀着对老巴代的思念,他爬上了刀山,在山的最顶端吹响了牛角,三声九转,直达十八层云霄,将老巴代的嘱托上达天听。此刻,他也从一个顽皮的小男孩蜕变成了苗族文化的传播者,他与族人们带着古老歌中的故事和对老巴代的思念,继续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繁衍生息,一日、一年,周而复始,循环往复,在节气的轮转中,用爱让苗族文化凝聚在时间的流动中。绵延不绝,生生不息……
(4)冬至·藏
寒风凛冽的冬天,温暖的火塘边,苗寨的老巴代在给年轻的族人咏唱古老歌,歌中远古混沌初开,祖先(秋公秋婆)将日月推到了天上,有了日月的轮转才有了昼夜交替,才有了四季,才有了时间,才有了苗族的节气。
年幼的代苟尼和大家一起听着,虽然不懂曲中意,但他却能听到那神圣的歌声中,他们的祖先从蛮荒中一步步走到了今天。

(5)立春·启
古歌中苗族的先民,一步步从远方迁徙而来,他们敲击着木鼓,给族人以力量,依靠着鼓声他们在无尽山路上辨清方向,依靠着鼓声他们的心同频共振,互相依偎。他们鼓足勇气,在伟大又残酷的自然环境中奋斗、歌唱、祈祷。在老巴代的咏唱中年轻的族人们看到了先祖伟岸身姿与自然的壮阔。

(6)惊蛰·生
惊蛰百虫惊,一场春雨悄然而至,万物复苏。河边的青蛙叫个不停,调皮的小男孩下河抓青蛙,老巴代唱着古歌告诉代苟尼:“惊蛰到雨水多、蛤蟆唱山歌,小孩莫下河。”而调皮的孩子怎会听进去长辈的絮叨,趁老巴代不备将他的牛角号(注:苗族巴代文化的重要器物,一般在重要仪式和和节气开始结束时使用)拿走,玩耍起来,老巴代不气反觉欣喜,趁机教他如何吹响牛角号,老巴代告诉他想要吹响牛角,就要像牛一样的强壮,当他能吹响牛角时你就长大成为一个真正的苗族男人了,并给他讲起了古歌中牛与太阳的故事。

(7)立夏·长
盛夏到来,老巴代带着年轻的族人举行着一年一度的接龙仪式,祈求今年能够六畜兴旺、五谷丰登,在仪式中向年轻人传递着苗族人敬畏自然、与自然共荣的生命观。
请龙仪式顺利完成,今年又迎来丰收,在忙碌中大家汗流浃背的抢收稻谷,老巴代不顾年老力衰,执意要像往年一样带领族人抢收稻谷,但随着秋季的来临,天气由阳转阴,万物开始收藏。老巴代终是累倒在抢收的劳作中,他感到生命也将走到尽头,看着这丰收的稻田,看着已经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们,他不舍却也满足。他鼓起力气再给青年们讲起古歌中的故事,而这次故事却未能讲完。
在秋公秋婆的怀抱里,老巴代安详地回归到大地的怀抱,无论小男孩的哭声如何悲恸,他都不再回头,他完成了自己的宿命,加入的祖先的行列中。

(8)大暑·褪
老巴代的逝去,让族人沉浸在悲痛中,族人为他举行了喜丧(苗族规定70岁以上的老人,在无病、不是异乡或战争等情况离世都是家中喜事),一位位长辈曾坐过的椅子,被族人们恭敬地排列成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。
代苟尼吟唱着从老巴代那里传承的古歌,他背起老巴代交给他的牛角,踏上攀登祖灵山之路,他要爬到山顶吹响牛角,让祖先们听到,自己一定会成长为古歌中和牛一样强壮的男人。
代苟尼一步步朝山顶爬去,他踉踉跄跄、步履蹒跚。
牛角声在祖灵的山巅响起,一道彩虹桥在山巅与云层中架起。代苟尼知道老巴代站在另一头,看着他。代苟尼和族人们哭了,又笑了。

(9)赶秋·实
季节轮转,一年一度的赶秋节又开始了,人们身着盛装,在新一代的巴代的带领下庆祝着丰收,歌颂着盛世的美好生活。

领 衔 主 演
郝 若 琦
百变青年舞蹈艺术家
中国歌剧舞剧院主要演员
毕业院校: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
原海军政治部文工团,现役军人
代表作品:《丽人行》《花木兰》《门里门外 》《惑心》《我赢了我自己》
获奖经历:
参演舞剧《杜甫》获第十届中国舞剧“荷花奖”
主演舞剧《花木兰》获第十一届中国舞剧“荷花奖”
领舞作品《丽人行》获第十一届中国舞蹈“荷花奖”古典舞奖
主演舞剧《彩虹桥》获第九届全国“荷花杯”舞蹈比赛金奖
主演舞剧《马可波罗·传奇》获第五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二等奖

白 宇 豪
西安市歌舞剧院首席
陕西省“百青”文艺家
陕西省舞协理事
陕西省舞协表演委员会主任
主演舞剧:《英雄·玛纳斯》《天山魂》《歌唱祖国 》《千年运河》《门》《灯火阑珊处》《世说新语》等
舞蹈作品:《松风吟》《观沧海》《观》等
首届全国职业舞蹈大赛金奖
第19届首尔国际舞蹈比赛金奖
哥本哈根国际编舞大赛“观众选择奖”
意大利Stories We Dance电影节最佳表演奖
波特兰舞蹈电影节 评审团大奖
银幕舞蹈国际电影节 最佳国际舞蹈短片
第十三届中国舞蹈“荷花奖”提名奖
陕西舞蹈“荷花奖”金奖
